文/李周源
吉安城的中山橋始建于宋代。元朝皇慶年間(1312年—1313年),由本邑人李逵則整修。清朝乾隆三十年(1765年)夏,吉安城發(fā)大水,該橋被大水沖垮。次年知府李源、知縣汪丙謙倡捐,由本邑人羅玉果、周守一等捐資修復叫“市西橋”,后改稱“景福橋”。此橋位于“花巷街”中段,又稱“花巷橋”。1933年擴建花巷街時,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業(yè)績,將“花巷街”改稱“中山路”,“花巷橋”也隨之更名為“中山橋”。
“花巷街”并不是花街柳巷、青樓妓院,而是賣多彩絲線和刺繡的地方。清朝乾隆年間,“花巷橋”兩頭已是刺繡一條街了。而繡娘中最出名的要數(shù)橋西的陳二娘。陳二娘是杭州人,被吉安商人周正九相中娶回吉安。陳二娘不但人長得標致,繡花更是她的絕活,無論是絲帕、頭巾、枕套、被套、床單還是衣衫、圍裙、帽子,只要出于她手,人們競相搶著購買,哪怕價格翻番。周正九娶到了陳二娘,簡直就是得了棵搖錢樹,不但生意越做越大,陳二娘授徒也越來越多,由幾人到后來幾十人。周正九不出去經(jīng)商了,在橋西開了家刺繡店和經(jīng)銷店,自己成了批發(fā)商,有自己的銷售團隊,也有銷往國外的渠道。正是生意紅火,財源滾滾。但天有不測風云,人有旦夕禍福,陳二娘的兒子半歲時,丈夫周正九竟撒手人寰。
陳二娘柳葉眉,大眼睛,櫻桃小口,身材苗條,多少商賈見了,垂涎三尺想納為妾,又有多少紈绔子弟前來提親,一睹芳容。陳二娘一一拒絕,忠貞守節(jié),一邊授徒刺繡,一邊精心撫養(yǎng)兒子成長。經(jīng)過十幾年的含辛茹苦,兒子一舉成名中了進士。兒子回吉安省親時,為感恩母親寫了一副對聯(lián)掛于堂中:“云霞分五色,慈母手中辛勤織就;錦繡累千純,佳人燈畔仔細穿來。”
據(jù)傳,乾隆下江南時,特意到“景福街”的“景福橋”參觀了一番,對這條街的五色絲線和各種刺繡贊不絕口,邊走邊問知府李源:“這里叫什么街?什么橋?”李源趕緊回答:“這是景福街、景福橋。”乾隆皇帝說:“叫花巷街、花巷橋吧。”并囑咐李知府道:“此女(陳二娘)逝后,敕賜她一塊貞節(jié)牌吧!”
就這樣,“花巷街”“花巷橋”歷經(jīng)160多年,一直到1933年,吉安城拓長增寬此街后,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業(yè)績,對“花巷街”“花巷橋”也進行了革命,更名為“中山路”“中山橋”。